減小字體
增大字體
作者:本站 來源: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:2025-06-23 16:29:46
二次供水檢驗檢測實驗室建設的核心要求及一般流程
一、場地與廠房要求
功能分區(總面積約500-700㎡)
核心實驗區:樣品室(35–40㎡)、理化室(40㎡)、微生物室(含無菌室15㎡[潔凈度100級]、培養室20㎡)。
儀器區:精密儀器室(防電磁干擾,恒溫恒濕)、原子吸收室(40㎡)、離子色譜室(20㎡)。
輔助區:純水室(20㎡)、yao 品儲藏室(40㎡,設;钒踩瘢、氣源室(供氦氣/氮氣等)。
布局原則:微生物室獨立設置;大型設備置底層;有毒氣體實驗室置頂層。
建筑與環境
結構:鋼筋水泥/鋼結構,地面用防滑防腐材料(如環氧樹脂),墻面耐酸堿。
環境:溫度20–25℃、濕度50–70%,噪音≤55dB。
通風:換氣10–20次/小時,通風柜風速0.3–1.0m/s,有毒氣體需凈化后排放。
二、技術要求
核心設備
水質分析:原子吸收光譜儀、離子色譜儀、氣相/液相色譜儀、菌落計數器。
在線監測:濁度、余氯、pH傳感器(實時數據傳輸與預警)。
純水系統:符合GB/T 6682一級水標準(高效液相色譜專用)。
系統設計
水電:獨立電路(含UPS備用電源),耐腐蝕PE材質給排水管道。
安全:防爆電器、消防噴淋、緊急洗眼器,危險標識符合GB 190。
三、人員配置
資質與分工
技術負責人:5年以上經驗,中級以上職稱,統籌技術管理。
檢測組:
理化組(3–4人):重金屬/有機物分析;
微生物組(2–3人):菌落總數/大腸桿菌檢測(需專項培訓)。
質控員(1–2人):監督流程與數據復核。
資質要求:全員持CMA/CNAS認證,中級職稱占比≥15%。 [1] [2] 下一頁